刚读完 OpenAI 发布的 Sora 2 提示词指南,内容非常干货,对于想要创作出惊艳 AI 视频的朋友来说,强烈推荐阅读学习!
我把核心要点总结了一下:
首先,核心思路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从未看过你分镜脚本的电影摄影师去写提示词。细节给得越足,模型就越能精准实现你的想法。但有时,适度留白也能激发模型意想不到的创意和美感。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创作目标。
我的几个关键学习点:
- 分清“参数”和“内容”:视频的分辨率、时长等必须通过 API 参数直接设定,无法在提示词里用文字描述来更改。提示词只负责控制视频的具体内容,比如主题、动作和风格。
- 描述尽可能具体:模糊的描述(如“一条美丽的街道”)远不如具体的场景描绘(如“潮湿的沥青路面,斑马线,霓虹灯在水坑中的倒影”)效果好。动作指令也一样,“走过房间”不如“演员走向窗户,走了四步,停顿了一下,在最后一秒拉上窗帘”来得精确。
- 专业术语的力量:想要电影感?直接上专业术语!明确指出摄影机、景深、灯光和调色方案。比如,用“35mm 镜头,浅景深”来代替“电影感”。指南里甚至给出了一个极其详尽的专业级镜头清单模板,从滤镜、色调到运镜,应有尽有。
- 利用图像输入:想要更精准地控制角色或场景风格?可以先用图片生成模型创作一个参考图,再把它作为输入,让 Sora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视频生成。
- 迭代是关键:不要指望一次成功。把每一次生成都看作一次新的尝试。当结果接近预期时,可以使用 Remix 功能进行微调,比如“同样的镜头,切换到 85mm 镜头”。
总而言之,Sora 的提示词工程是一门结合了技术精度和艺术创想的学问。这份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是不断实践和探索了。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原文!
cookbook.openai.com/examples…
Oct 8, 2025 · 8:46 AM U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