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不学语法,3个月能和外国人聊天了
今天刷到一个英文帖子,标题就4个字:
"别学语法"
评论区瞬间炸了。
有人骂他误导人,有人说这是懒人借口,有人说没有语法怎么可能学会英语。
但这个人接下来说的话,让所有人沉默了:
"我学了5年语法,背了3000个单词,遇到外国人还是说不出话。"
"后来我停掉所有语法书,3个月后能和老外聊天了。"
这个帖子来自Mezzoguild博客的一个语言学家Donovan。
他说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你学不会英语,不是因为语法不够好。
是因为你把80%的时间都花在了语法上。
想想你学英语的经历:
背单词 → 学语法 → 做习题 → 背更多语法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虚拟语气、倒装句...
每个都学得明明白白。
但遇到老外,还是:
"I... uh... yesterday... go... shopping?"
为什么?
因为你的大脑在说话时,根本来不及调用那些语法规则。
Donovan说,语法学习最大的问题是:
它让你以为"知道"等于"会用"。
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技能。
就像你可以背出游泳的所有动作要领,但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
英语也一样。
他的方法很简单:
停止学语法,开始说整句。
第1步:收集100个"整句"
不是单词,是整句话。
比如:
"Can I have a coffee?"
"Where is the bathroom?"
"I don't understand, can you repeat?"
"That sounds great!"
"Let me think about it."
这些是你每天都会用到的完整表达。
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用"Can I"而不是"I can"。
不需要懂这是什么语法结构。
你只需要知道:这种情况,这样说。
Donovan说,他学爱尔兰语时,就是用这个方法。
他买了一本书,全是日常对话,带音频。
他不问为什么这样说,只是观察母语者怎么说,然后模仿。
一个句子,他会练一整天。
说出来、写下来、造新句子、Google搜这个句子看别人怎么用。
一周下来,这个句子就刻在脑子里了。
一个月收集30个句子。
三个月就有90个句子。
90个日常高频句,够你应付大部分对话了。
第2步:在真实对话中用出来
Donovan强调:
收集句子不是目的,用出来才是。
他的方法是找语言交换伙伴(免费的)。
在HelloTalk或Tandem上找个想学中文的老外。
你教他中文,他教你英语。
每次对话前,准备3-5个你新学的句子。
想办法在对话中用出来。
比如你刚学了"That sounds great"。
对方说周末想去爬山,你就说"That sounds great!"
用了一次,这个句子就是你的了。
不是背下来的,是用出来的。
Donovan说,一个句子只有在真实对话中用过至少3次,才算真正掌握。
第3步:遇到错误,收集新句子
对话中,你肯定会卡壳。
想说"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不知道怎么说。
这时候:
不要去查语法书。
直接问对方:"How do you say... I think this idea is good?"
对方会告诉你:"You can say 'I think it's a good idea.'"
记下来。
这就是你的新句子。
下次对话再用一次。
就这样,你的句子库会越来越大。
而且都是你真正会用的句子。
不是教材里那些"The cat is on the table"。
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
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发现:
说话练习的学习者,远远超过只做理解练习的学习者。
因为说话时,大脑同时激活了语法、词汇、发音所有元素。
而且说话依赖工作记忆,会加强这些元素之间的连接。
理解练习(比如做语法题)不会建立这种连接。
因为答案是给你的,你的大脑不需要自己生成。
更重要的是:
研究显示,过度关注语法正确性会阻碍流利度。
因为你会犹豫、过度分析,打断自然的对话流程。
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说:
"明确教授语法,对提升语言能力几乎没有作用。"
"甚至可能有害,因为它占用了本该用来真实交流的时间。"
残酷但真实。
你背的那些语法规则,90%在真实对话中用不上。
照着做的版本
第1个月:
- 找一本日常对话书(或用ChatGPT生成100个常用句)
- 每天学1个新句子
- 说出来、写下来、Google搜这个句子
- 每天15分钟,30天=30个句子
第2个月:
- 在HelloTalk找语言交换伙伴
- 每周至少2次对话,每次15-30分钟
- 每次对话准备3个新句子,想办法用出来
- 对话后记录3个你想说但不会说的句子
第3个月:
- 继续对话,每周3-4次
- 开始尝试"自由对话"——不提前准备句子
- 卡壳时直接问对方怎么说
- 每次对话后复盘:哪些句子用得顺,哪些还不熟
3个月后:
- 能进行15-20分钟的日常对话
- 有150-200个你真正会用的句子
- 不再害怕开口
- 语法?自然就在句子里了
常见质疑
"不学语法,说出来不都是错的吗?"
是,会有错。
但母语者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你能不能表达意思。
"I go shopping yesterday"虽然时态错了,但每个人都听得懂。
而你纠结10秒钟想"是went还是have gone",对话早就过去了。
Donovan说他见过很多人能写出完美的句子,但不能进行基本对话。
也见过很多人语法一塌糊涂,但能聊得很开心。
哪种更接近"会英语"?
"那我永远说不对怎么办?"
不会的。
当你说了几百次"I went shopping",大脑会自动记住这个模式。
下次你要说"I went to school",自然就会用"went"。
这叫"隐性学习"——不是通过规则,是通过大量使用。
小孩学母语就是这样。
没人教他们语法,但他们说得比你准。
"我还是想学点语法怎么办?"
可以,但排在最后。
前3个月:只说句子,不碰语法。
3个月后,如果你想提升,可以看一些语法。
但这时候看语法,你会发现:
"哦,原来我一直在用的这个句型叫现在完成时。"
你是在给已知的用法贴标签,不是在学新东西。
这种学法,才有用。
最后
那个博主Donovan说了一句话:
"如果你学了2年语法还不敢开口,那不是你的问题,是方法的问题。"
"语言不是知识,是技能。"
"你不能通过做题学会游泳,也不能通过背语法学会说话。"
现在就停掉语法书。
去找10个你每天都会用到的句子。
说出来。
用出来。
3个月后,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