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4n
MFH
@MFH1034338
Joined May 2024
Tweets
4,904
Following
6,407
Followers
232
Likes
6,461
Tweets
Tweets & Replies
Media
Search
MFH retweeted
AI自动化坤哥
@noexcuse555
Nov 2
Reddit 一直被称作"互联网金矿",它拥有全球数亿级别的活跃用户 在北美、欧洲及全球英语国家尤为活跃,是一个基于兴趣和社区的内容聚合与讨论平台 分享一个最强Reddit搜索工具 通过你的关键词快速定位目标subreddit子论坛,锁定目标用户,快速挖掘海外用户需求 网站地址我贴在评论区了👇
18
157
4
655
MFH retweeted
十方(女道士
@shifang101
Nov 1
十一月第一天评论转发点赞这个财神符,自行保存,让你十一月财运爆满!
122
363
4
2,004
MFH retweeted
QMAY
@Q_May_007
Oct 26
🔥🚨突发新闻:突破性的量子研究刚刚证实,时间不会向前移动,而是“折叠起来”,这一说法意味着你现在的行为可能已经重塑了你的过去,而你的过去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
Dom Lucre | Breaker of Narratives
@dom_lucre
Oct 25
🔥🚨BREAKING: Groundbreaking quantum research just confirmed that time doesn't move forward but ‘folds onto itself’ this claim means your present actions might already be reshaping your past and your past is connected to your future.
Enable hls playback
36
180
7
383
MFH retweeted
iPaul
@iPaulCanada
Oct 22
雷军营销法,实在太火了。
Enable hls playback
21
140
9
747
0
MFH retweeted
Eason Mao☢
@KELMAND1
Oct 22
日本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 “MyPappy” 的匿名交友应用。注册男性需证明年收入至少 1000万日元(约合47万人民币),否则连登录页面都进不去;而女性则必须通过“面试”和“外貌审核”,才能被批准成为“候选”。 每位用户都会被分配一名所谓的“专属经理”,教导他们如何精准筛选“年轻漂亮”的女性。 然后三上悠亚担任形象代言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正经交友么?
Enable hls playback
165
131
21
1,234
0
MFH retweeted
白骏知识分享
@cj3214567667
Oct 21
豆瓣9.8分神作!教育部推荐动画让孩子抢着说英语 横扫200万家庭的英语启蒙顶流!央视少儿频道连续热播52周,北大教授认证“沉浸式习得语言最佳教材”。 双语切换自动磨耳朵,3岁宝宝看完主动垃圾分类!含104集全季+单词闪卡+环保手工包,解决90%家长启蒙焦虑 立即观看👇 链接:
pan.quark.cn/s/7d9d04be148f
7
245
3
794
MFH retweeted
周览资源
@grgerwcwetwet
Oct 21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册珍藏书 【已分类】 🔗:
pan.quark.cn/s/e94999542e47
1
105
304
MFH retweeted
Dr.Wang
@HotmailfromSH
Oct 21
「多款知名进口药告别国内市场」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注销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在这80个药品中,有一系列来自外资药企或是中外合资公司的产品,按照注册证数量粗略估算,此次注销的产品中超过55%的是外资公司的产品,剩下为本土公司产品。 此次注销清单包含多款临床常用药,涵盖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片、男性健康药物非那雄胺片、维生素补充药物维生素B2片及肛肠疾病护理药物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
72
210
15
796
MFH retweeted
瞎玩菌
@Blind___Gamer
Oct 20
二手车套路
Enable hls playback
47
133
5
521
0
MFH retweeted
低等生物
@didengshengwu
Oct 19
15
79
1
486
MFH retweeted
Mr. Z
@laozhangisme
Oct 18
给勇敢的人提供1203块环游新马泰的攻略 很多朋友问第一次出国去哪,强推新马泰短期游,都是免签国,带上护照说走就走,而且东南亚机票非常划算,这次行程3个国家5张机票仅1023元,所以不含国际机票4000元能玩遍新马泰。 下面是详细攻略
23
245
6
1,144
MFH retweeted
青炎-命理师
@chn13309483
Oct 16
八字想入门的话背这两张图就够了,包含所有基础知识
2
76
421
MFH retweeted
白骏知识分享
@cj3214567667
Oct 18
懂得人,自然懂 倪海厦全套高清视频+资料 立即保存:
pan.quark.cn/s/9fa87eb9707a
9
326
2
1,651
MFH retweeted
墓碑科技
@mubeitech
Oct 16
一盒种子,价格1.7万美元! 不是高科技,不是黄金,是美国农民今年最贵的一批玉米种子。 再往里面看,这一盒里有四百万粒种子,平均每粒0.004美元,听上去很划算? 但这种“划算”,是被垄断精算出来的结果。 如今,美国的农作物种子市场几乎被4家公司垄断,其中拜耳和科迪华(Corteva)两家,就掌控了超一半的玉米种子市场。 对于玉米种植者来说,一盒种子够种118英亩,平均下来,种一英亩光种子成本就是144美元。 而这还只是“最贵的种子”的故事,旁边那些大豆种子盒子,另有篇章。 当一切都被几家超级企业掌控,农民只能为“种子自由”付出高昂成本。 这是工业农业的真实价格。
Enable hls playback
51
81
2
299
0
MFH retweeted
在悉尼和稀泥
@JamesGoong
Oct 16
行业顶尖都是人才。这是玩偶姐姐
@MyHongKongDoll
的故事(隐去了网上的开盒信息)。我读完还是有启发的。 谎言的代价:一个戴着面具的回本计划 2025年某个深夜,WBETH,一种锚定以太坊的衍生代币,出现了罕见的大幅脱锚。 币安的交易系统因极端行情陷入卡顿,所有人都无法转账、无法充值。 但一个ID叫"HongKongDoll"的交易者,恰好把所有资金归集在现货钱包里。 在那个混乱的五分钟窗口期,她完成了一笔利润高达180万美元的套利交易。 运气? 当然是。 但这也是她精心设计的"回本计划"中的最后一块拼图。 HongKongDoll, 2020年12月,22岁的她开始在OnlyFans和Pornhub上发布成人内容,始终戴着面具。 这个面具不仅是她的标志,也是她的保护。 直到2024年初,一份网络流传的"拜年名单"将她的真名和素颜证件照曝光。 开盒、勒索接踵而至。 但那时她已经在加密货币圈建立了另一个身份:拥有160万粉丝的加密KOL,曾因购入大量Azuki NFT而在2022年引发轰动。 更让人困惑的是:在她4000多字的自述《谎言、真相和成长》中,她坦白承认,那些广为流传的"破产故事"和"分手故事",都是通过时间线错位构建的谎言。 分手在前,爆仓在后。 但她用情绪的连贯性,把两件独立的事包装成了一个完美的"绝地反击"叙事。 为什么一个人要如此坦诚地揭露自己如何操纵受众? 这不是一个关于加密货币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在这个时代,一个被双重污名化的人:成人从业者、女性投机者,如何将虚构的叙事转化为真实的财富,然后又不得不向最传统的社会规则低头的故事。 后真相的经济学 2018年,MIT媒体实验室的Soroush Vosoughi、Deb Roy和Sinan Aral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 他们追踪了12.6万条新闻在Twitter上的传播。 结论震撼: 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比真新闻快6倍,被转发的概率高70%。 原因很简单:假新闻往往更具戏剧性,更能引发情绪反应。 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认知经济学问题。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人类大脑越来越依赖"系统1":快速、直觉、情绪化的思维模式来处理信息。 正如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指出的,我们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启动"系统2"的理性分析。 这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环境: 那些擅长构建情绪化叙事的人,可以有效地"黑客"我们的认知系统。 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称之为"叙事经济学":那些能够引发情绪共鸣的故事,往往比冰冷的数据更能影响市场走势。 玩偶姐姐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是少数公开承认自己在构建谎言的人。 她写道:"我非常清楚大众喜欢什么样的情节,于是就生产什么样的故事。" 她用"破产"和"分手"两个最能引发共鸣的标签,构建了一个符合"英雄之旅"模板的完美叙事。 但她也明白真相: "在金字塔底的你,我的朋友,看到的永远是最简明易懂,最符合大众印象的谎言。" 而对她来说,这种对谎言的熟练运用,早在进入加密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第一个面具:表演与保护 在成人内容行业,她学会的第一课就是: 真实的自我必须隐藏,展示出来的永远是一个被精心构建的形象。 那个标志性的面具,她半开玩笑地说是"因为长得丑"。 但任何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面具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是匿名性的最后防线,是真实身份与表演身份之间的物理屏障。 从2020年12月开始,她在OnlyFans上积累了惊人的收入。 根据她公开的数据: 过去4.5年时间,仅OnlyFans平台的收益就高达1079万美元。 这个数字让她迅速积累了第一桶金,也让她成为了被觊觎的目标。 2021年,她开始购买Azuki NFT。 这是她第一次将成人内容的收入转移到加密领域。 她在Twitter上发布了购买截图,配文"扫了好多,画风我真的爱了"。 这条推文在加密圈引发关注, 一个成人内容创作者,居然也是NFT玩家? 这是两个身份的第一次交叠。 但在那个时候,她还没有意识到,这两个身份的结合,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复杂性。 2022年,她通过ETH套保策略在熊市中获利。 她开始在加密Twitter上活跃起来,分享交易心得、投资逻辑。 粉丝数量逐渐增长,但互动率不高,因为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叙事来激活这个账号。 然后是2023年的分手和爆仓。 这两件事给了她一个机会: 重新构建一个更戏剧化、更符合大众期待的叙事。 借假修真:从两个世界汲取力量 2023年10月,她做了一个反直觉的决定: 在爆仓归零后,不是低调退场,而是高调宣布"破产"。 这背后有精确的商业逻辑。 她最大的资产不是手头的现金(几乎为零),也不是买断的影片素材(短期无法变现),而是那个积累了两年但从未激活的加密账号, 90万粉丝,但互动率极低。 她需要一个"引爆点"。 传播学告诉我们,当某个信息达到"临界质量"后,就会引发自我强化的指数级增长。 而临界质量往往来自强烈的情绪:愤怒、同情、羡慕、恐惧。 "破产"这个标签完美地结合了同情和好奇。 更巧妙的是,她紧接着发布了"分手"内容,让两个事件在受众心中形成因果链: 分手→付出300万美元代价→爆仓归零→需要重新崛起。 这是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总结的完美叙事结构。 但关键的时间线被她调换了:分手在前,爆仓在后。 这个小小的调整,把两个独立事件变成了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戏剧性故事。 策略奏效了。 粉丝从90万涨到160万,她成功将"人傻钱多流量大"的定位变现。 2023年底到2024年中,2个全年签约、4个半年合作,外加"无数"短期广告。 但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双重标准。 她在成人内容领域的成功,为她在加密圈提供了资本;但她的成人内容背景,也成为了她在加密圈永远无法摆脱的标签。 当她秀出OnlyFans的收入截图时,大众的反应是复杂的: 羡慕她的收入,但也用"网黄"、"靠卖身赚钱"这样的词汇来贬低她的成就。 她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她给自己的加密账号定位是"人傻钱多流量大",利用大众对她的刻板印象,转化为商业价值。 实际上,她的场内资金为零。 真正的"无限子弹"是她从成人内容获得的稳定现金流。 这就是她所说的"借假修真": 用虚构的叙事换取真实的流量,再用流量换取真实的收入。 而她的"假",不仅是时间线的错位,更是对自己双重身份的精心包装: 既利用成人从业者的话题性,又试图在加密圈建立"严肃投资者"的形象。 从投机到必然:双重身份的套利空间 如果故事只是"网红变现",就不值得深究。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初。 她投入了Ethena:一个提供美元锚定收益的DeFi协议。 通过复杂的期货对冲机制,这个项目给存款人提供了远高于传统金融的收益。 她从第一期开始存款,最后大量购入收益代币。 结果:整体本金几乎翻倍。 用她的话说: "这是我第一次没依靠流量赚到和我本金相当的钱。" 这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 在加密市场,真正能够积累财富的,往往不是追逐"十倍币"的投机者,而是那些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工具的人。 但要运用这些策略,需要三个前提:本金、信息、执行力。 前两者对普通散户几乎不可逾越。 但对一个拥有百万粉丝、每年OnlyFans收入超百万美元的KOL来说,却是顺理成章。成人内容带来本金,社交网络带来信息。 2024年中开始,她加入"各种小群",模仿"中文圈最顶尖的人"的操作。 她称之为"速成邪修": "光学习不能保证能执行下去,模仿了,作业抄了,操作做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这是典型的"信息级联": 当你看到"聪明钱"买入某个资产时,理性的策略不是独立分析,而是跟随,因为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 策略奏效。 2024年下半年,她屯币的收益接近翻倍(主要是BNB达到历史新高),自建的跨所套利脚本开始产生收益。 她还代言了AVAV等meme币,利用自己在两个圈层的影响力进行"跨界套利"。 在成人内容圈有知名度,在加密圈有话语权,这种独特的位置让她能够为项目带来独特的营销价值。 到年底,圈内资产达到400万美元。 然后是2025年上半年的XPL,盈利110万美元; 以及那个决定性的WBETH脱锚,盈利180万美元。 至此,完成"800万美元回本"。 但这个成功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她很少公开谈论的代价。 2024年的那份名单 2024年新春,中国大陆网上流传了一份"给您拜年啦"的名单。 这份名单包括多位网络红人的真名、素颜证件相。 HongKongDoll赫然在列。 开盒对任何网红来说都是噩梦。 但对成人内容创作者来说,这意味着更严重的后果: 家人可能被骚扰,过去的社交圈可能知晓她的职业,甚至人身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胁。 她在自述中轻描淡写地提到: "勒索和开盒只是其中无关痛痒的小小插曲。" 但任何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这绝不是"无关痛痒"。 更深层的影响是心理的。 当你的真实身份被曝光,你花了多年时间建立的那道屏障,那个面具,就失去了意义。 你在镜头前的表演,突然和你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了。 她提到,2022年到2023年期间,"生活充满恐惧,被周围人恨不得分而食之的感觉并不太好"。 这种恐惧,不仅来自于加密圈的竞争和嫉妒,更来自于双重污名的叠加:成人从业者的道德污名+暴富者的财富仇恨。 这也是为什么,当她在2024年秋季决定正式入学时,这个决定引发了如此多的困惑。 那个更尴尬的上限 "一个背景全无的人,很难长期、完美地支撑起财富带来的支配权,我不想给自己的未来制造一个很尴尬的上限。" 这是她对重返校园决定的解释。 但这句话里隐藏的含义,远比表面上复杂。 对她来说,"背景全无"不仅仅是指缺乏学历。 更是指她的职业背景:成人内容创作者,在主流社会中几乎是一个负资产。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区隔》中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 精英阶层的再生产,不仅依靠经济资本(金钱),更依靠文化资本(教育、品味、社交网络)。 而成人内容创作者,即使拥有巨额财富,在文化资本上往往是负值,这是一个需要被"洗白"的污点,而不是可以被转化的优势。 她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就算我无学历创业,投资人也会看看是哪个学校drop out的。" 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的"辍学创业"神话,前提是他们辍学于哈佛。 而她的前提是:她是一个被开盒的、曾经每年赚百万美元的OnlyFans创作者。 这是一个三重困境: 性别困境:在加密圈,女性投资者本身就容易被质疑专业性 职业困境:成人从业者在任何"正经"行业都面临污名化 教育困境:缺乏传统教育背景,无法获得精英阶层的认可 传统教育不能洗掉前两个污点,但至少可以部分补偿第三个。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她已经在加密圈取得了财务成功,她仍然选择回到学校。 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获得一个"社会标签",一个能够部分中和她负面背景的正面信号。 但这里有一个深刻的讽刺: 她为了获得这个"社会标签",必须暂时放弃或减少那些让她获得财富的活动。 她提到之后会"把时间成本进一步压缩",意味着她需要在学业和业务间平衡。 而平衡本身,就意味着妥协。 更讽刺的是,这个决定恰恰印证了传统社会结构的韧性。 加密货币、去中心化、Web3,这些概念都承诺要打破传统秩序,创造"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但当一个在新世界取得成功的人,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传统教育体系寻求认可时,而且她需要这个认可的程度,远超其他人,因为她的起点更低,这个承诺就显得格外空洞。 她的回归,恰恰证明了加密世界在文化资本和社会认可度上,尚未建立起一套能与传统精英体系相抗衡的独立价值标准。 这个"新世界"对于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人来说,或许提供了财务机会,但并没有提供社会接纳。 谎言的复利 那么,谎言的真实成本是什么? 她在2023年末接了Stake(博彩平台)的广告,后来反思这是"非常政治错误的决定"。 2024年合同结束后,她拒绝了所有博彩类广告。 这个细节透露出"借假修真"的道德成本。 当你把注意力作为商品经营时,你不可避免地面对困境:你的受众信任你,但你出售的可能对他们有害。 商业研究者普遍指出了影响力变现的"信任侵蚀"悖论: 为了变现,KOL需要接受商业合作; 但每次合作都会降低受众信任; 而信任下降又会降低未来变现能力。 但对她来说,这个困境被放大了。 因为她的受众本来就对她有复杂的感受:羡慕她的财富,好奇她的生活,但也暗暗鄙视她的职业。 每一次推广可疑的项目,都在强化这种鄙视,证实了"网黄就是不靠谱"的刻板印象。 更隐秘的成本是心理的。 当一个人需要同时维持两个甚至三个身份:镜头前的表演者、加密圈的投资者、渴望被主流接纳的学生, 自我认知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她在自述中问道:"我到底是谁?" 这不是修辞性的问题。 对于一个长期戴着面具、构建虚假叙事、在多个身份间切换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困境。 心理学研究显示,长期的身份分裂和表演会导致严重的去个性化和情感麻木。 你开始不确定,哪个是表演,哪个是真实。 你开始怀疑,是否还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她会选择写这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真诚对话"。 这是一次重新整合自我的尝试,一次将所有碎片化的身份整合成一个连贯叙事的努力。 但这也带来了终极悖论: 当你公开承认自己在构建谎言时,你就永远无法再让人相信你说的是真话。 读者会不会也把这篇自述看作另一个精心设计的叙事? 一个"浪子回头"式的自我救赎故事,用来激活已经衰减的流量? 这就是"说谎者悖论"的现实版本。 当你揭开魔术的秘密后,你就很难再用同样的魔术打动观众。 如果那五分钟没有发生 让我们做一个反事实推演。 如果WBETH没有在她归集资金的那个时间点脱锚,会发生什么? 她自己承认,这次盈利"几乎不可复制,是运气加胆量的双加持"。 如果没有这180万美元,即使加上XPL的110万,她距离800万美元的目标仍有相当距离。 而她投的天使轮和KOL轮,"几乎都是惨败收场"。 商业案例研究普遍揭示一个残酷的真相: 成功者的"成功经验"往往无法被复制,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不可控的随机因素。 但由于媒体的传播机制,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那些"返航的飞机",而那些坠毁的,被排除在统计之外。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的经典案例。 二战时,统计学家亚伯拉罕·瓦尔德发现,返航轰炸机的弹痕集中在机翼和尾部。 但他指出:恰恰是那些被击中引擎或驾驶舱的飞机,才最需要被研究——因为它们根本没机会返航。 玩偶姐姐就是那架返航的飞机。 而我们之所以在读她的故事,是因为她幸运地返航了。 但在她背后,有多少同样在OnlyFans赚了钱、同样试图在加密圈翻身、同样承受双重污名的女性,已经坠毁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更深层的问题是她的"速成邪修"策略。 这个策略的核心是:放弃独立思考,直接模仿"聪明钱"。 但它有一个致命前提: 你必须始终站在信息传递链条的前端。 她能进入那些"顶尖小群",本身就是她流量地位的副产品。 但流量是不稳定的。 她承认:"粉丝从90万到160万,但流量因为输出内容的变化不升反降。" 当流量衰减,尤其当她试图转型成"严肃投资者"、减少成人内容相关话题时,她在信息网络中的位置必然下降,"速成邪修"的有效性也会随之失效。 这是"幸存者的困境": 当你通过分享成功经验来维持网络中心性时,你分享的经验本身就会因更多人模仿而失效。 最终,要么停止分享(失去网络位置),要么继续分享(加速策略失效)。 这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给同样戴着面具的你 如果你期待"十步成为百万富翁"的秘诀,你会失望。 因为这个故事的核心论点就是: 那些看起来简单明了的成功路径,往往隐藏着你看不见的代价和不可复制的运气。 那个未完成的句子 在她自述结尾,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希望我有生之年可以大大方方地用文字写下来,在文末我一定会加上'surprise motherfucker'。" 她没说清楚要写下什么。 但这个未完成的句子,可能比整篇自述更诚实。 也许,她真正想写的故事还没发生。 也许,那个故事会证明她现在的挣扎和妥协都是值得的,她会获得那个梦寐以求的学位,进入某个精英圈层,最终被主流社会接纳。 也许,那个故事会推翻她现在构建的所有叙事。她会发现传统教育并不能洗掉她的污名,主流社会永远不会真正接纳她,而她为了这个接纳付出的代价,远大于它带来的回报。 或者也许,那个故事永远不会被写下来。 因为在一个由谎言驱动的世界里,真相往往是最昂贵的奢侈品。 而对一个戴着面具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来说,摘下面具的勇气,可能比戴上面具还要难。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 那180万美元是运气还是实力? 更准确的描述是: 这是一个人经历了双重污名、身份分裂、开盒威胁、道德质疑之后,仍然咬牙坚持,学习、适应、执行,终于站在了正确的位置,当机会来临时能够抓住它。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180万美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她用: 4.5年在OnlyFans的表演 300万美元的分手代价 被开盒后的恐惧与煎熬 无数个在两个身份间切换的不眠之夜 以及对主流社会接纳的渴望 换来的一张彩票。 而她恰好中奖了。 但同样努力、同样承受双重污名、同样试图通过加密圈翻身的其他一千个女性,可能都没有中奖。 我们之所以在读她的故事,是因为她是那个幸运的幸存者。 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提出"随机性偏差": 我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技能,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但事实往往相反。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运气的成分远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要大。 努力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你需要努力到足以抓住机会,但也要承认,机会本身是你无法控制的。 她给新人的最后一条建议,可能是最重要的: "先活着。"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充斥着谎言和污名的环境中,能够活下来,不仅是财务上,更是心理上,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 但同时,我们也要问自己: 这样的活法,是我们想要的吗? 而我们,站在金字塔底部的人,或许永远无法知道,我们看到的这个故事,到底有几分是真的。 但至少,我们可以开始问这个问题。 而提问本身,就是对抗谎言的第一步。 也许,最大的谎言不是她构建的那些叙事,而是我们对自己说的话: 只要足够努力,只要足够聪明,我们就能像她一样成功。 但真相可能是: 她成功了,不仅因为她努力和聪明,更因为她愿意付出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戴上面具,出卖隐私,承受污名,在表演和真实间永久分裂。 而那个180万美元的五分钟,只是对这些代价的一次随机补偿。 问题不是:我们如何复制她的成功? 而是: 我们是否愿意,为了财富,变成另一个人?
HongKongDoll
@MyHongKongDoll
Oct 15
x.com/i/article/197829567254…
15
31
6
176
MFH retweeted
HongKongDoll
@MyHongKongDoll
Oct 15
x.com/i/article/197829567254…
1,189
1,083
537
8,533
MFH retweeted
沈仝
@jessyshen
Oct 15
陈志太子集团被查抄的25个钱包地址 共计127537个BTC 另外被美国查封: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一处价值 1600 万美元的豪宅 位于伦敦金融区核心地带的一座价值 1.26 亿美元的办公大楼 毕加索画作
74
118
12
613
MFH retweeted
Robinson · 鲁棒逊
@python_xxt
Oct 12
关于辣椒酱 作为一个老饕,同时是一个辣椒酱(拌饭酱)爱好者,我自诩博览全国各地辣椒酱(拌饭酱),几乎遍览了各类辣椒酱(拌饭酱)的测评视频。 然而让我很意外的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漏网之鱼,我不禁感慨,信息真的是 分布不均。 真没料到,在老干妈之外, 还有一款 树番茄辣椒酱 我买的是图中这款 火烧树番茄辣椒酱,味道出乎意料的不错,酸辣鲜香, 辣度偏高,接近 春光 灯笼椒辣酱。 但味道真是非常不错。 不过淘宝上比较火的好像是 另外一款,遇见滇西的树番茄辣酱,回头再试一试。 同时期,还买了 潮汕水辣椒,相比之下, 被这个树番茄辣椒酱 爆杀 ... 不要告诉我,只有我不知道...
10
22
3
125
MFH retweeted
大宇
@BTCdayu
Oct 13
在B站看了《凡人修仙传》之后,觉得怎么拍这么好。 然后经群友推荐看了《牧神记》,我的天,好牛 马上找背后制作方是否上市,一查,今年上市,连涨几个月了 怎么A股就一点价值洼地都没有是吧……😩
174
33
4
425
MFH retweeted
宙斯之剑
@ZSZJ777
Oct 12
中国13岁天才书法少年遭中国书法家妒忌而被围剿!
Enable hls playback
103
157
10
636
0
Load more